导致肌酐升高的原因很多,并不一定代表肾功能受损了。
但有一个事实必须正视:不论哪种原因引起的肌酐升高,一旦持续超过3个月,往往意味着肾脏固有细胞已经受到了损伤。
图片
肌酐值265μmol/L被认为是肾衰竭进展的一个分水岭。
超过这个数值,肾衰竭进展速度会大幅度加快,尿毒症风险增高,各种并发症可能接踵而至。因此,越早治疗越好!
如果检查肌酐高了,但升高时间短,采取以下三个步骤,可以帮助您及时排出毒素,保护肾功能!
第一步:找病因
肌酐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、肾脏血流减少,或是体内产生的肌酐增多。
很多患者容易犯一个错误,看到肌酐升高,就想立即找药物让肌酐降下来,结果病情却越拖越久,肌酐久高不降!
想要有效控制肌酐,需要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升高。
常见导致肌酐升高的诱因包括:
01血压波动血压升高可能不会立即出现明显症状,即使升高不超过10个单位,很多人不会太重视。
但高血压不会跟你“客气”,它会直接导致肾小球、肾小管和肾间质等肾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,造成肾脏血液循环环境恶化,加速肾脏纤维化进程。
02饮食影响最近是否吃了过多高蛋白、高脂肪食物?或者摄入了一些加重肾脏负担的食物?饮食不当会产生更多的肌酐,让本就功能不佳的肾脏“雪上加霜”。
03感染牙龈炎、泌尿系统感染、呼吸道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肌酐升高。
反复的免疫炎症是多数肾病的共性,会持续消耗肾细胞,加速纤维化硬化进程。
从根本上抑制炎症反复,清除免疫复合物,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。
04药物有些药物(沙坦普利类)降压药,在护肾治疗初期用药后,可能会先导致肌酐升高,再逐渐持续下降。
这是一种正常变化,不必过度惊慌。
05脱水腹泻、饮水不足等原因导致身体缺水,会引起血液浓缩,造成肌酐短暂性升高。
有些肌酐升高是暂时性的,容易恢复;而有些则是慢性进展性的,需要长期管理。找准原因,才能针对性处理。
第二步 :针对性用药
许多患者虽然在使用药物,但效果却不理想,这往往是用药方案存在问题。
常见用药误区包括:
1、药物过于单一肌酐升高后,不能只专注于清除血液毒素,更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肾脏自主排毒能力。
有些人只使用尿毒清、海昆肾喜等辅助药物,这些药确实可以帮助暂时压制肌酐值,但千万不要误以为是肾功能好转导致的。
这些药物只是治标不治本。
2、药量不足药物剂量不够,无法达到有效血药浓度,自然达不到治疗效果。特别是改善肾功能的一些药物,需要足量使用才能发挥效果。
3、不能坚持用药很多人不能坚持使用这些药物,还没有完全发挥药效就停了。
其实不要怀疑这个质疑那个,动不动就停药,不吃了,跟着医嘱吃把药效发挥到最大是关键。
系统治疗应该包括:调节免疫、抗炎、抗纤维化
1、基础用药:普利/沙坦类降压护肾药,不仅降低血压,还能降低肾小球内压,减少蛋白尿,延缓肾功能恶化;列净类降糖护肾药,即便不是糖尿病患者,仍能从中获得肾脏保护。
2、中医药调理:积极采用中医药活血化瘀,疏通肾脏内环境,对阻断肾衰竭进程有很大帮助。中医药在改善肾脏微循环方面有独特优势。
第三步:稳定住肾功能
找到原因并及时纠正后,肌酐通常会有很大的变化,但要维持肌酐持续处于低水平,稳定住肾功能才是最关键的一环。
长期管理需要做到:
01快速处理异常无论是感染、饮食不当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肌酐波动,都需要尽可能快地处理,避免造成肾功能慢性实质性损伤。
及时干预可以让肌酐快速恢复,保持肾功能稳定。
02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肾功能、电解质、尿常规等指标,及时了解病情变化。建议在家中自备血压计,定期测量并记录,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。
03饮食管理遵循低盐、低脂、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。具体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肾功能情况个体化调整,最好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饮食计划。
面对肌酐升高,不必过度恐慌,但不能掉以轻心。早识别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专业配资平台排名第一,配资查询网,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