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5日,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庆医疗保障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,重庆市医保局局长邓莉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重庆医疗保障发展成效,重庆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。
\n发布会现场。
\n医疗保障制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?
\n职工医保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,累计报销72亿元
\n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医保系统坚持改革创新和数智赋能“双轮驱动”,全市医疗保障“十四五”规划16项主要指标全面实现,医保基金使用管理更加高效、精准、安全。对此,邓莉从四个方面介绍。
\n邓莉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。
\n“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。通过持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,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5%以上,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。”邓莉介绍,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目录内报销比例稳中有升,分别达80%和70%左右;职工医保普通门诊报销从无到有,累计报销72亿元;居民医保产前检查费补助、住院顺产分娩定额补助标准分别提高200%和50%。
\n不仅如此,重庆坚持及时把好药纳入医保报销,药品目录数量从“十三五”末的2709种增加到4339种,过去23500元一盒的格列卫、70万一支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等自费药高价药,现在陆续纳入了医保报销后,普通群众也能负担。此外,新增强直性脊柱炎、重症肌无力等29种疾病,总数达53种,并取消就医定点限制,过去只能选择2家医院看特病的,现在可到全市所有门诊特殊疾病治疗医疗机构就诊。
\n重庆还推动医药供给侧改革更加有力有效,不断深化按病组付费(DRG)改革,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,为每种疾病设定标准“打包价”,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,推动医疗机构提供质优价宜的诊疗服务,有效遏制“大处方”“大检查”和过度治疗等情况。改革以来,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实际收益较改革前平均增加13.5%,老百姓看病自己负担的费用下降15.6%、每次住院的平均费用下降9.7%、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1.3%。
\n不仅如此,共同维护基金安全的氛围更加浓厚炽烈。重庆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的智能监管网络,持续加大飞行检查力度,常态化开展多部门联合专项整治,在持续保持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下,被查处的医药机构平均违规金额较“十四五”之初下降了12%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累计接到举报投诉线索近1000条、发放举报奖励36.8万元,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。
\n集采能为患者节约多少钱?
\n有患者年费用从四五千降到一两百
\n近年来,重庆已经开展了多批次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惠及更多患者群体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在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降低群众用药负担、支持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?对此,重庆市医保局副局长吴良和答记者问。
\n吴良和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。
\n吴良和介绍,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通俗来讲,就是医保部门组织开展的药品耗材“超级团购”,将大量医院的药品耗材需求“打包”成超级订单,量价挂钩、以量换价,让市场竞争形成“团购批发价”,挤掉价格虚高水分,让患者用上质优价宜的好药。近年来,重庆持续扩大集采覆盖范围,让集采红利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,支持服务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,成功创建全国医药集中采购示范平台。
\n据介绍,集采有效减轻了群众费用负担。重庆集采药品已开展1228个、集采耗材已开展66种,较“十四五”初期的279个集采药品、7种集采耗材实现了大幅增长。重庆牵头开展省际联盟集采,联合15个省开展了61种药品集采、6类耗材集采。全市医疗机构集采药品使用数量比例超过50%,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295.51亿元。比如,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等,集采前患者的年费用高达4000至5000元左右,集采后的年费用降到100至200元左右,群众用药负担明显降低。
\n“集采有序净化医药行业生态。”吴良和介绍,重庆推进挂网药品价格专项治理、挂网药品价格定期调整、医药价格风险处置,零售药店医保药品价格监测等措施,降低4000余个药品虚高价格,累计节省药品耗材费用超10亿元,引导企业合理诚信定价,促进价格更加透明均衡。
\n市民的医保“钱袋子”如何守护?
\n查处永川卧龙医院、大康医院等一批欺诈骗保大案要案
\n医保基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每个参保群众的切实利益,重庆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医保基金监管,维护基金安全?
\n古洋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。
\n重庆市医保局副局长古洋介绍,近年来,医保骗保行为手段愈发隐蔽,甚至出现团伙化、专业化作案,为此,重庆持续加强与法院、检察、公安、卫生健康、市场监管、药监等多部门协同作战,推进联合查处、线索互移、惩戒联动,深入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,重拳打击假病人、假病情、假票据以及乱检查、乱用药、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,联合公安部门查处了永川卧龙医院、大康医院等一批欺诈骗保大案要案。同时,通过推进信息化赋能监管,强化追溯码监管应用,查处了多起倒卖“回流药”违法案件,药品倒卖乱象得到有效遏制,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。
\n值得一提的是,为激发定点医药机构管理主动性,增强机构行业自律,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发生,重庆用好自查自纠机制,累计发布662项常见违规问题清单,引导医药机构开展自查自纠;用好约谈教育机制,提醒并督促医药机构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,规范自身行为;主动公布系统运行的12类共13774条智能监管规则,如药品限儿童使用规则,帮助医药机构、医务人员加强事前管理。
\n值得一提的是,重庆还将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举报奖励最低标准提高至2000元,最高奖励20万元,广大群众可积极参与监督,举报电话为023-88979964。
\n市民医保事项办理是否方便高效?
\n打造就医购药“新模式”,就诊时间平均缩短近30%
\n近年来,重庆在医保经办服务方面,推出了网上办、掌上办、一体机、便民服务站等举措,重庆还通过哪些举措提升医保服务水平?
\n仲姝婕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。
\n重庆市医保局副局长仲姝婕介绍,近五年以来,重庆以建设“15分钟医保服务圈”为目标,聚焦群众就医购药、医保异地联网结算、业务申办等高频服务需求,积极推动医保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。
\n首先是打造就医购药“新模式”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码、医保电子处方、移动支付等便民服务措施,通过在定点医药机构配备人脸识别终端实现刷脸支付,结合医保移动支付功能,参保群众扫个脸或手机点一点即可完成诊间结算、床旁结算。截至今年8月,全市355家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上线医保移动支付,参保群众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挂号、结算、缴费等就医全流程,就诊时间平均缩短近30%;1.7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接入医保电子处方中心,医院端累计流转126万张医保电子处方,参保群众通过重庆医保微信公众号上“渝药易购”即可查位置、比价格、线上购药、药品配送到家,让参保群众体验医保线上购药便捷新模式。
\n此外,重庆推行“一站式”结算“减跑动”。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医保、大额(大病)保险、医疗救助、渝快保等多层次医疗保障“一站式”联网结算,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,参保群众无需再拿着一摞票据东奔西跑,报销款由医保信息系统自动清算、即时抵扣,个人只付“自己该掏的那一份”,过去先垫资、后报销的情况成为历史。
\n再是推动便民服务“零距离”。重庆地域广、人口分散,群众办医保曾面临“路途远、耗时长”难题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重庆聚焦“家门口”服务,依托全市1031个乡镇(街道)政务服务中心、11228个村(社区)综合服务中心,联合银行、邮政等第三方机构共建“医保服务站”,构建起“四级”经办体系为主、社会力量补充的医保服务网络,实现“镇镇有网点、村村有服务”,现达到9876个。
\n下一步,重庆将继续围绕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以数字化为引擎,进一步加强医保服务体系建设,不断提升医保服务水平,为市民提供更优质、高效、便捷的医保服务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摄影 甘侠义
专业配资平台排名第一,配资查询网,配资平台哪个软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